人文教育

【音頻】日經濟之父 解讀儒典《論語》(九)

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 《論語》

文/劉如(讀書筆記)

通過子夏的話,我們明白了真正有學問的人,是指在家能盡孝,對外能做到忠信的人,跟我們今天認識的學問,完全不是一個概念。那麼孔子聽到子夏的話,又會做何指教呢?讓我們通過澀澤榮一的講義,探明《論語》的真義。

澀澤榮一
澀澤榮一網絡圖片

孔子回答子夏

子曰:「君子不重則不威,學則不固。主忠信,無友不如己者,過,則勿憚改。」

這句話,該如何理解呢?很多人因為對古文感到很難理解,因此只好照搬前人的翻譯,讀完後,似懂非懂,即使背下來,也並不入心,原因就出在,並不真正理解孔子到底為何會說出這樣一段話,致使很多人,學了也不能用它來指導自己的人生,理論與實際,漸漸脫節,使得孔子的話,無法活用於生活,而是變成了擺設,學術上的知識。

其實孔子一生,都是圍繞仁德在講話,都是圍繞如何踐行仁德在教導弟子,為的就是教會人如何做人,做一個善良的人,懂得善待別人的人。他希望通過教育,導正人心,從君王到百姓,都能重德行善,這才是天下獲得太平,百姓安居樂業的保障。所以讀孔子的話,一定要明白孔子教育的目的。

前边子夏所說的那句「賢賢易色;事父母,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;與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雖曰未學,吾必謂之學矣。」正是對孔子教育實質的高度領悟,有學問的人,不一定是聰明絕頂、博聞強記的人,也不一定是上過學的、讀過書的人,也不一定是技能高超的人,只要他生活中,工作中,能夠盡心盡力孝敬父母,輔佐君王,言而有信,實際地去做一個有愛心,有仁德的人,那他就是有學問了。

可見,從有子,曾子,一直到子夏,三位孔子的高徒,被放到《論語》的開頭,跟孔子相互討論,都說出了同樣的內涵,那就是在家孝悌,對外忠信,針對不同的關係,具體要求不同,對父母,叫做孝敬,對君王叫做忠心,對朋友叫做守信,都是仁德的不同角度的說法和具體展現。也是人生最為常見的必須首先要做到的,因此,才會在該書的開頭師徒們進行反復的論述。一直論述到子夏,都不曾離開這個核心,目的就是告訴大家,孝悌忠信,是仁德的基本,君子做學問的核心,做人的首要。無論你將來懂得多少知識,掌握多少技能,這個孝悌忠信,永遠都是做人的基本態度,永遠都是學問的核心。

明白了這一點,孔子的這段話,就很好理解了。

澀澤解讀

澀澤榮一認為,這段話是說:君子,為人如果不穩重,舉止輕浮狂傲,就不會得到他人的敬重,自然就沒有威望,百姓就不會心甘情願地臣服和敬畏,那麼你平時從老師那裡學到的做人的道理,就無法一直堅持,因為並沒有實際去做,實際運用來修正自己,那麼這樣的道理,沒有真的理解透,沒有變成自己的東西,等於空談。遇到具體事情,就不知如何是好,迷惑猶豫,這就是學問不經實踐,沒有融匯貫通的表現,學問當然就不會牢固。那麼,要想成為有學問的君子,穩重的君子,最重要的是把握住忠信二字去做。那樣就能以真誠感動別人,事情也必然就會順暢。

交友要盡量選擇比自己德行高尚的人,這樣才能使自己發現不足,修正過失。這樣做當然不是指拒絕不如自己的人,對不如自己的,也要友好、善待。因為這樣才是真正的君子,才是君子的美德。

還有,人都會犯錯,不犯錯的人幾乎不存在。不同的是,聖賢者,發現錯誤,就會馬上改正;而一般的人,剛好相反,明知不對,也不願意改正,以至於最後演變成犯罪。有了過失,就應該鼓起勇氣,毫不畏懼地改正。

澀澤榮一的理解,可以說是把握住了孔子的教育核心,懂得學問在於實踐做人的仁德。因此,他的解讀是相當準確的。

學則不固的真義

孔子的這段話是針對子夏的話(賢賢易色;事父母,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;與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雖曰未學,吾必謂之學矣。)而進行的回答。所以,我前邊說過,這個色,是指態度,賢賢易色就是親近有賢德的人,態度要變得莊重,舉止要恭敬。以此態度來對待父母君主和朋友。所以,孔子接著就說君子要穩重,表示對子夏的肯定,然後回答原因,為何君子要穩重。因為不穩重,就等於行為舉止輕浮隨便,人格必然受損,必然沒有威望,失去信賴感,誰都不會敬服於你。那麼,這樣的人,如何能真的明白老師所教的道理呢,如何稱得上牢固掌握了呢?所以,所學就會不固。

有的將「學則不固」理解成不斷學習知識,就不會固步自封。這是不合理的解釋,因為師徒四人,一直在講君子的仁德,一直講孝悌忠信,講泛愛眾,講親近賢人,強調實際日常的實踐,認為這樣才是有學問的人。孔子不會離題,不會針對子夏講的真正的學問,而繞開它,所以,反倒肯定子夏對學問本質的領悟,認為他理解的很對,所以,進一步強調,要好好去做,言行舉止都要穩重,這才是君子,否則,讓人無法信任你,也就沒有威望了。自然所學的就不牢固了,不算真的有學問了。

我們看到澀澤榮一對這一點非常清楚,所以知道,這裡的學則不固,講的並非學習知識的學,並非指「學習知識,就不會固步自封」的意思。如果是這個意思,突然後邊又講「主忠信」就很矛盾。所以,孔子一直在強調君子的品德,為人應該注意的地方,不注意實踐,就會使所學流於空談,不能牢牢掌握,成為真正有學問的君子。然後再講主要在忠信下功夫,就很自然了。

無友不如己者的真義

之後講「無友不如己者,過,則勿憚改。」就更加明显针对子夏的交友方面的内容在肯定。人們理解成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不太合理,涩泽说的盡量選擇比自己好的人交友相对正确,是道德品行上的比较,希望見賢思齊,提高自己的德行,改正不足。

我個人理解,孔子既然一直教育弟子要有君子的修養,讓弟子們廣泛地愛戴百姓(前邊孔子就說過「泛愛眾,而親仁」),他自己收弟子也不分身份貴賤,強調仁愛,不會貶低他人,那麼,他如何會在講了「主忠信」之後,說出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交友這樣矛盾的話呢?所以「無友不如己者」應該是指(朋友之间相互信任)朋友中,沒有一個是不如自己的,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,要謙恭待人,跟朋友相處,要經常看到別人的優點,相反,對待自己,則要看到不足,一旦發現,要毫不畏懼地面對它,趕緊改正,這樣才能真的成為有學問的人。

孔子的話,是針對子夏說的,也是同時講給有子、曾子聽的。理解孔子的話,一定要明確孔子一直圍繞著仁德的實踐在說話,一直教導弟子看自己的不足,修正自身的不足,善待他人。要說孔子教弟子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交友來往,與孔子的教導真的不合。說學習知识就不會孤陋寡闻,固步自封,更是偏離了仁德的教育主題。将知识的多少当成了孔子说的学问。

明白了學問的實質,就是仁德的實踐,就絕對不會理解偏了,也不會覺得孔子的教導,有多麼高不可及,我想既然孔子希望百姓都能人心向善,民風仁厚,他教的道理,就不可能是讓人聽不懂,難以理解的東西,必然是人人都能受益,非常實際的以孝悌忠信為核心的做人的道理。

-人文教育
-, ,

© 2024 希望之聲日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