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空間

【音頻】日本經濟之父 獨奉孔子為師(八)

《論語與算盤》驚悟儒學真諦

日本經濟之父「澀澤榮一」 獨奉孔子為師()

——讀《論語與算盤》驚悟儒學真諦

文/劉如(讀書筆記)

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,出到社會,即使如願以償擠入人人嚮往的大手企業,卻在工作中屢屢碰壁,最後發出懷才不遇,上司待己不公的憤恨。他們得不到上司的賞識,得不到提拔,甚至被後來者超越,只好感嘆世道不公,命運不濟。然而澀澤榮一卻以自己的巨大成功,否定了這種謬論,他告訴後輩:孔子講過「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」看懂了這句話的真意,並懂得運用,就會擁有成功的智慧,走出怨天尤人的誤區。

澀澤榮一
澀澤榮一 網絡圖片

尊重上司決定 放下自命不凡

在「親力親為」這一節中,澀澤榮一有這樣一段話:「無論安排工作的人是誰,都不會將重要的任務交給缺乏經驗的人,就算是豐臣秀吉(日本三大統一過日本的將軍之一)那樣的了不起的大人物,最初在織田信長(日本三大統一過日本的第一位將軍)手下做的,也僅僅就是給人提鞋那種卑微到極點的打雜的工作。有的年輕人抱怨上司沒有眼光,認為自己受過高等教育,不應該像學徒一樣只是做些打打算盤,記錄賬本的簡單平凡的工作,那種想法是不對的。讓有才之人做瑣碎的事,從效益角度看似領導不會用人,其實那是他故意如此,自有其道理,青年人就只管做好自己的本分,尊重上司的決定。莫要內心不平,一味追究上司那樣用人的理由。」

這段話,明顯告訴後輩,上司用人不僅僅看你是否有才,而是要在小事上積累你的經驗,如果小事都完成不好,大事就不敢交給你去做,他在觀察你,考驗你的工作態度。這就是理由。因為一個只懂欣賞自我才華的人,往往不懂顧及他人的感受,而許多重要的工作,僅僅靠著一個人的能力,不管這個人才華多高,都不可能完成,需要集體的配合完成。

如果你有自命不凡的心在,必然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,大的工作,重要的工作,如何敢交給你呢?一個不懂善待他人的人,必然處處以自己為中心,苛責別人,居高臨下,傲慢無禮,這樣的修養,即使坐在高等職位,也無法讓下屬心服,必定矛盾接踵而來。說白了,就是孔子說過的,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」你自己都希望上司關注自己,看重自己,為何要自視高人一等,看不起才華不如你的人呢?這不就是領導看你太過自傲,非要去去你自視高人一等的心嗎?讓你學會配合大家,變得謙虛謹慎嗎?當你學會謙虛待人,小事也恭敬地認真的完成,大家都會被你感動,認可你的態度,從而看到你的真誠,你的修養,誰會不願意接近你呢?那時,你的高才華,不用自己去宣揚,大家都會主動稱讚你了不起。是不是這個道理呢?

己欲立而立人  才會成功

很多人誤解了孔子「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」(《論語》「雍也」)的真實含義,將此話理解成自己只有立足於社會,有威望和能力,有足夠的財富了,然後才去幫助別人,很多人因此藉口自己還未揚名、富貴,所以無力幫助別人,所以現在只能顧及自己,實際上正好相反。如果真的是這樣,那個「慾」字就毫無必要了,乾脆變成「己立立人,己達達人」好了。澀澤榮一在自己的《論語講義》中非常明白地指出,這句話非常實用,能輕而易舉解決人的煩惱和人生難題。等於直接告訴你如何做的行之有效的辦法。

具體含義是說你要想(欲)立身揚名,取得成就,那麼就以待己之心待人,自己都想立足社會,都想要成為達官貴人,希望得到上司和世人的認可和尊重,那麼,別人何嘗不是如此,所以,你無論身處何地,做何種工作,無論身份大小,就是要懂得尊重他人,尊重領導的決定,尊重比自己才能低的人,一視同仁善待他們,這樣,你就等於先把別人立起來,先把別人撐起來,幫助了和成就了別人,別人難道不會被感動嗎?不會感恩嗎?

所以這句話用今天的話講,就是告訴人要先他後己,你幫助了別人,比如好好完成領導的吩咐,讓他安心,成就他要做的事,成就他的整體安排,他難道會看不見嗎?就像家中對待父母的吩咐,毫無怨言,沒有不公的抱怨,覺得自己要幫著做家務照顧好弟弟妹妹,讓父母安心,認真去做好很瑣碎的小事,父母就會很欣慰,在社會也是一樣,人心並無區別,你能聽從上司的安排和吩咐,就等於你在幫助他完成一件任務,而且做得很真誠很認真,他就會很欣慰,很安心,否則人人都不支持他,工作被消極對待,他自然內心著急不安,你把上司立起來,上司自然會感恩於你,也會回報於你,而且你的工作態度認真勤懇,對上對下很有容人之心,會讓他欣賞你的修養,覺得這個年輕人是值得信任的人,有了放心的感覺,將來有重大的事自然會想到用你。

這樣的做法,不是以自己為核心思考問題,而是先幫助別人,這樣才能讓自己真正被大家認可,喜歡,親近和幫助,也自然就在社會立足了,在公司立足了,最後自然就尊貴了發達了,都是很自然的事情。

澀澤榮一的一生,就在這樣實踐,他總是幫助別人,不分階層與身份,總是盡力支援他人,雖然不走官道,拒絕從政,在眾人的反對下,從事當時最卑微的商業40年,卻獲得了從國民到天皇的尊敬,被國家授予子爵的榮譽,被國民譽為實業界之父,資本經濟之父。這樣的成功,靠的就是仁心,遵從和實踐孔子的教導。我們在逆境中學會運用這句話,必將看到成效。很多問題就會變得很簡單。

其實很多人之所以誤解「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」這句話,是因為不能自己認真讀完孔子的《論語》,孔子的很多話,都是從不同角度,回答不同弟子的各種問題,說的都是做人的學問和道理,在家勸你尊重父母照顧兄弟姐妹,此為基本的孝悌。在社會,勸你對君主或者先輩要忠義,認真工作,儘自己的本分,對朋友要有誠信和友好,這些都是孝悌的擴展和延伸。所以不管孔子說多少,都不會離開這個核心。這句話,就是從另一個角度在說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。角度相反,但善待別人的仁義道理卻是一樣的。

很多人看不懂孔子的話,是因為不理解孔子是在勸善,一生都在勸各種階層的人如何儘自己的本分,那當然面對國君,就希望他們施行仁政,盡到君主的責任義務和本分,照顧好百姓的生活。面對弟子,教他們如何對待家人,朋友長輩,對待上司和下屬。都是講的一個仁字,也就是想要成「人」,就要成「仁」,人與仁同音,也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先祖,非常的智慧,天機早就蘊含在文字裡。以善心對待所有人,這才是有教養的君子,才是真正的人,才能立身揚名。成功之道,就在其中。

-分享空間
-

© 2024 希望之聲日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