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空間

【音頻】日本經濟之父 獨奉孔子為師(一)

《論語與算盤》驚悟儒學真諦

 

——讀《論語與算盤》驚悟儒學真諦

文/劉如(讀書筆記)

在現代中國人的心中,認為孔孟之道,是落後的老古董,殊不知,日本近代資本經濟的根基,文化理念,價值觀,都是通過澀澤榮一(1840年生,-1931年沒。被譽為日本資本經濟之父,商界之父,企業界之父)終身追隨孔子的教導而建立起來的。也就是說,孔子《論語》的智慧,被日本資本家鉅賈活學活用,成為了指導日本資本經濟、領導各界商才的導師。

澀澤榮一

澀澤榮一網絡圖片

 

澀澤榮一,一生熟讀儒家經典,最後以孔子的《論語》為宗師,投入商界40年,以建立銀行開始,導入資本經濟模式,畢生實踐《論語》的教導創建了500多家企業,奠定今天日本經濟的模式和根基。畢生心得融進他的著述《論語與算盤》。

寫讀書筆記的目的

今天讀他的《論語與算盤》(也就是論述義和利完美結合的書)感慨很深,使我想起歷史上唯一一個,獨奉《論語》二十篇就成為宋代一代著名宰相的趙普。為何一本《論語》,就能使他們擁有治國和經營之才,秘訣何在呢?

趙普 畫像

宋代名相趙普-畫像

趙普很遺憾沒有留下如何運用《論語》的專門的著述,如果有,應該叫做《論語與治國》。而澀澤榮一,日本儒者,為了解答後世的疑問,揭開孔子被後世學者蒙蔽誤解的智慧的真諦,他以儒者的靈魂和頭腦親自從商,駕馭商才,以40年的事業生涯和巨大的成功,親自證實了孔子的偉大。為我們留下寶貴而現實的見證。

所以,今天拿出他的《論語與算盤》,並寫下點滴隨讀感悟,跟著一代儒商的思路,與大家共用祖先的智慧,領悟真正的溫故知新,期待大家都能活用祖先的智慧,解開現代人生和教育的各種難題。此為讀書隨感的目的。旨在抛磚引玉,復興傳統,智慧地應對人生。

孔子的金錢與富貴觀被嚴重曲解

《論語與算盤》是澀澤榮一晚年為培養後代企業家的演講稿。被視為日本近現代商界的經營哲學基本論,直到今天,都無人可代替他的地位。他一邊講道德與利益的關係,一邊破解人們對孔子的曲解之處,道出孔子的本意。我們首先看第四章裡,有一節論述孔子富貴觀的內容。

論語

 

澀澤榮一說,孔子被歷代儒者誤解最嚴重的就是關於富貴和財富的認識。這些儒者自以為是,毫無根據地斷定,「富貴之人沒有仁義王道之心,所以要想成為仁者和君子,就不能有富貴的念頭」。 他們把這樣的偏激的認識歸於孔子。「其實翻遍《論語》的全部二十篇,也找不到任何類似的句子,反而看到一些孔子關於經商的間接論述。」「如果我斷言說,為了獲得財富,孔子甚至願意成為地位低賤的馬車夫,恐怕世上的道學者們(空談理論、並不是用孔子的教導修正自己言行的小儒)會驚得目瞪口呆。但事實如此,這是孔子親口所言。」

孔子

孔子-網絡圖片

不要說道學者,就是我們這些沒讀過私塾的,沒受過傳統儒學教育的現代人,聽了以上澀澤榮一的話,都會很震驚,這是真的嗎?看來要讀原著才行。澀澤榮一給出了真實的證據。他寫道:《論語》中有這樣的話,「富而可求之,雖執鞭之士,吾亦為之。如不可求,從吾所好。」(《論語 述而》)意思很明白,就是說,富貴可以求得,即使是成為趕車的車夫,我也願意去做,如果不可求,那就從事自己喜歡的。這句話,本沒有輕視富貴的意思,但是儒學研究家們,都將他理解成孔子鄙視富貴,這是極大的誤解。

書中還舉例《論語》「裡仁」篇記載的句子:「富與貴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;貧與賤,是人之所惡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」澀澤榮一認為,這句話,孔子並非輕視富貴,而是讓人走正道來獲得富貴,讓人「以其道」得之,以正道經營的意思。下句,是說,如果不能以正道獲得財富,那就安貧樂道。

我個人理解,「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」,可以理解成:不以正道得到財富,貧賤就無法擺脫。不去也,就是不能去掉貧困的意思。所以,根本不是鄙視富貴,否則,孔子讓弟子學成為官,參與國政,不正是為了管理國家,治理國家,經營好百姓的生活,如果百姓都很窮,怎麼叫好官呢,怎麼能太平呢?這不是很矛盾嗎?孔子絕對不會對富貴和金錢本身有排斥和貶低之意, 而是讓人正用財富,以正道取得。 也就是經商要符合道義。看孔子的原話,也根本沒有鄙視富貴和金錢的意思。澀澤榮一正是讀原文獲得的真知。

讀書隨感:莫忘孔子教育的初衷

中國儒家經典,浩瀚如海,然而,人們忘記了孔子教導做學問的本來目的和意義是學以致用,這原本就是國學(儒家學問)的本意。孔子興辦教育的初衷,是要培養君子,用以駕馭各種治國之才,幫助管理國家,經營事業,讓天下百姓過上太平富足的生活,改變春秋戰國時因人心不古、道德下滑而造成的紛亂社會,讓百姓遠離戰爭之苦。

孔子

網絡圖片


這些思想都涵蓋在《論語》中,《論語》被視作國學經典之首,也就是後世認為的四書五經之首。然而後世學者,卻忘記了孔子創辦教育的初衷,把研究各種典籍,熟記各種學問為榮。好像記住了多少典籍,就是有學問了,殊不知,孔子讓人讀書,讀古代各種經書典籍,為的是做人,成為有仁義的君子。先以高尚的人格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自己的言行,然後駕馭各種才能和技能,或入朝為官,或經營商業。孔子的教導,是為了弟子們修正自己,而非顯示自己懂得多少經書,然後死讀書,死摳字眼,並僅僅以自己書本上學到的紙上談兵的見識來給孔子的《論語》進行各種所謂的研究和限制人的狹隘注釋,然後形成各種學派。人們盲目跟從和崇拜這些各種學派下的定義,誤導了後世的學者。

真正的讀書,應該自己讀原文,各種注解,因為古語難懂,可以作為參考,卻不可下定義。所以對於任何一個學派,不管多麼著名,都不可盲目跟隨。偏聽偏信。孔子說:君子不器。就是不要形成固定而狹隘的見識,限制自己和別人,可偏偏人們都給忘記了。

都能學習澀澤榮一的學習態度,必然能自己領悟到很多東西,活學古人的智慧。

-分享空間
-

© 2024 希望之聲日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