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劉如(讀書筆記)
接下來,是《論語》的第十一段,這段話,突然回到關於孝的論述,不少人將這段話當作慧眼識英才的智慧,但澀澤榮一的講義中同樣沒有解讀,我們可以試著發揮自己獨立的思考,並教給孩子。有趣的是,當我試著講解給自視才高的傲慢的女兒後,她的反應出人意料,對待其父親的態度發生了變化。
第十一段原文與大意
子曰:「父在,觀其志;父沒,觀其行;三年無改於父之道,可謂孝矣。」
這一段,是孔子的教導,意思是說:(判斷一個人是否孝敬父母,有一個簡單的辦法。)父親在世的時候,可以觀察他的志向,父親去世後,可以觀察他的行為,如果能做到三年不改父親在世時的志向,很努力地堅持著,就算是盡到孝心了,是個孝子了。
為何再次講孝
這一段很顯然,與前一段兩位弟子評價孔子德高望重(走到哪個諸侯國,都能受到各國仰慕求教,被主動告知國政)的對答內容沒有直接的關係,不像前邊的九段話,彼此緊密相關,而是從第十段開始,角度不斷變化,幾乎每一段看起來都是獨立內容,但是卻從未離開前邊九段的論述核心。起到不同角度論證和補充的效果。
這一段,突然又回到孔子論述孝的內容。是否與前邊孔子的弟子有子所說的孝悌是君子為仁之本有所重複呢?其實,在《孝經》中,孔子把孝分為三個層次,侍奉父母是孝的開始,是做人的第一階段應該做到的,第二就是輔助君王治理國家,第三,就是留下高德成為教化民風的榜樣,以此立身立命,完成此生的價值。同時孝道就是最好的為政要道,所以,孔子留下的孝道,是實現人道的非常實用的辦法,可以具體實踐於任何一個領域和人生階段的辦法。孝道就是仁道的具體做法,它可以修身,持家,治國,萬事都可以運用它來解決,非常實用。
也就是說,孔子一生主要是講做人的仁德,而實現這個修養的捷徑要道,就是孝道。孝道裡有尊老,敬重,承擔家庭重擔,盡到責任和義務,懂得感恩和照顧關心等含義,都是孝字所包含的,一個人懂得在家以恭敬的心態對待父母,盡心盡力照顧父母,關心父母的起居飲食與精神狀態,那就是學習仁道的開始,學習如何恭敬待人,學習如何照顧和關心他人,懂得感恩與謙卑的開始,懂得為人擔當責任與付出心力的開始,是為他的,是學習無私付出的善行的實踐。是學問得到最初的歷練、打下基礎修養的辦法。
所以,這是基本,孝道永遠都是仁德的基本,在這裡,不是重複,而是進一步強調孝,並且角度有所變化和側重,孔子一邊強調孝道,一邊又教會弟子們判斷一個人是否做到孝行的辦法。
孔子教你慧眼識英才
仁者見仁,那麼智者就會見智,孔子的這段話,從智的角度看也是一個非常英明的識人之法。有人將它看作是選拔人才的辦法。為什麼呢?
在古代,中國對啟蒙的教育看得很重,《三字經》在今天也許沒有幾個人讀過,但是都知道這樣一句古訓,就是養不教,父之過,它就來自啟蒙教材的《三字經》。這句話表明,古時的父母,把物質生活是否優越,是否能提供好的生活條件,看得並不重,而是把做人的道德教育,看成是第一位的,養而不教,才是罪過。所以,古代的父母,絕大多數,都教育孩子做人要有仁德。同時留下祖傳的家訓,代代傳承。一般來說,父親的教訓幾乎就是祖先的家訓,每個家庭家訓不同,志向不同,有的以經商為業,有的世代為官,有的是農家,家訓自然不同,但是做人正直,仁義孝悌忠信等道德內涵,是不會變的,所以,父母會傳承家訓給孩子,讓孩子立下志向,一般來說,那時候的孩子都很聽話,懂得這是孩子的本分。即使內心不理解或不心甘情願,也不敢忤逆父母。那時候,看他是否孝敬,聽他講話,了解他的志向,就知道了,不管內心想法如何,至少他聽話了,不敢讓父母失望,也就算是孝順的孩子了。所以父在觀其志。
等到父親去世,沒有長輩看管了,主要就看他的行為了,他能三年原封不動地堅守父親在世時的做法和志向,就算是有心的孝子了,無人看著自己,或者自己當家了,成為家主了,還能尊重父親,珍惜父親留下的人和事業,珍惜父親的一切,三年不忍更改,那麼此人就是有心人了。是一個有情有義,不會忘本,不會恃才而驕的人了,主要體現一個恭敬謙虛和感恩的態度。這樣的人,懂得珍惜別人,懂得感恩,可以放心地信任和培養,因此判斷一個人是否可靠,就看他對待父母的態度和做法。
很多人沒有父親看管了,就很容易變,甚至覺得父輩是老古董,不如自己聰明,一旦父親去世,就馬上暴露本心,很快改變父親的做法,或者很多規矩都改掉了,也不懂得尊重跟隨父親的舊人,急功近利,或者為官不正。那麼這樣的人,很容易自以為是,很容易以自己為核心,難挑重擔,便不是可用的英才。
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,不知感恩和懷念,如何值得信任,將他看作可用之才呢?所以,孔子這段話,也就被看作慧眼識英才的智慧。
體現孔子寬容的孝道
為何孔子講三年呢?一個是孔子認為父母養育孩子頭三年很辛苦,所以守孝三年報恩,是理所當然的。而且這段話也體現孔子寬容有度。
孔子講孝道,不是為了孝而孝,而是通過孝道的體悟和歷練,昇華人的德行。最後成就具有仁德的君子。孔子是聖人,他雖然提倡孝道,但是並不過分苛求,一個人只要懂得基本的仁義忠信,守住大的原則和道理,那麼對待父親留下的具體志向和做法,只要你努力過了,用心過了,也就算是盡力了。畢竟時代在變,具體情況會不同,做法一成不變,也不可能,而且,孩子長大後也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人生理想,如果真的自己按照父親立下的志向做了,很認真的做了,發現自己真的不是考科舉,今天說的讀大學的料,或者家裡經商,自己不管如何努力,都不是經商的料,那麼家裡如果有其他兄弟在,那麼考慮重新立志,選擇適合自己的路,只要做人重德,也是無可厚非的。
孔子不是一個教條的人,懂得實際情況實際處理,之所以告訴人要堅持三年不改父親定下的志向,是為了讓人記住恭敬、感恩和謙卑的心,記住做個懂得珍惜別人的有道義的人,莫要把功名利祿和個人的才華前途看得過重。修養自己的德行,才是最重要的,機會永遠屬於那些懂得踏實干好眼前每一份工作,一心一意對待工作和敬重上司以及同僚的人。
女兒出人意料的反應
我的女兒很聰明,但是也很傲慢,總是看不慣他父親的一些她認為低俗的看重金錢的言行。以看不起的態度在說話,我以父母養育之恩來勸她,讓他改正對其父親的不敬的態度,很難奏效,於是試著把這段話和我的理解告訴女兒,她突然嚇了一跳,自言自語:「我做錯了,以後可不要在別人面前再說爸爸的缺點了,否則,別人會認為我是個沒有良心的人,那我的形象就太糟糕了。」
儘管她並不是發自內心懂得感恩,而是為了顧及自己的形象,但是也可以看到,人學了聖賢的道理,還是會收斂自己過分的言行,能起到警戒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