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和ノ心希望之聲2020年3月5 日】(李佳採訪報導)
佛像繪畫家,藤野正觀,從事佛像繪畫50年。近期在滋賀縣東近江,藤野先生的出生地,為紀念本地創作作家的功績,當地博物館觀峰館為他舉辦了藤野正觀50年創作紀念展。筆者提前在網上訂購了一本先生的畫冊,被其中一幅「悲母觀音圖」深深打動,非常想了解先生繪畫的心境。借觀賞畫展的機會,藤野先生也欣然接受了筆者的採訪。
先生年幼時接觸的是西洋古典畫作,多是印象派或學院派的畫,“當看到「聖母與耶穌」那幅聖母子像中母親的眼神,那種美給我的印象極深”,先生侃侃而談起來。
藤野先生高中畢業後,最想從事用畫筆的工作。機緣使他成了京都一家專門從事和服染織圖案師傅的入門弟子。九年的時間,讓他真實了解並感受到,日本古時承傳下來的傳統色彩、紋樣與式樣,這給他日後從事佛像畫繪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狩野芳崖的畫,狩野先生是日本幕府至明治時期的日本畫家,被稱為近代日本畫之父。“其中一幅觀音像勾起我兒時的記憶,觀音的慈悲,是那麼美的展現出來,我想畫這個,想把自己兒時感受到的那種美畫出來”,先生繼續說到。
藤野先生終於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的這一願望,就是他初次看到的那慈母眼神的美,希望通過他的畫筆展現出來。於是他開始了作畫路程的修煉,先生是如此描述他的作畫過程的。
“如何畫出那種慈悲,除了要有紮實的技藝,更主要的是內心對「慈悲」的理解與對美意識價值觀基準的認知,什麼心態畫出的畫,其結果是完全不同的”,先生強調著。
“先生通過什麽方式去感受那種慈悲呢?誦經?打禪?”筆者問。
“我覺得有什麼在指引著我去畫,能夠有機會畫佛像,對我來講就已經很感恩了,作為回報就要拿出好的作品,對於未知的事情、技術的不成熟等等都要一個個去跨越 。勤奮、努力、思考、困惑、無法入睡等等的往來復去,要說修煉真的是一種修煉。表現上是自己一個課題接一個課題經驗的積累,色彩如何呈現等等,但總覺得是被什麼引領著在畫,不只一次有這種感受 ,說出來好像有些宗教的味道,但的確無論怎麼看,都覺得以自己的技能與才能是絕對畫不出來的”,先生無不感觸的說。
“作畫時是怎樣的一種心境呢?”筆者趕緊追問了一句。
“無我” 先生淡淡的說著,“佛像繪畫是表現佛的,“我”和“私”都是障礙物,要滅掉這個“我”,自己是不能在那裡面出現的,所以佛像畫上都沒有個人的簽名或落款,畫中是不能有“私“的,我只是在運筆,心理祈盼的只有佛和柔美的線條,自己理解的慈悲等等,多餘的東西都要清除,也就是人的慾望”。
展出的畫作中有一幅「悲母觀音圖」,是先生參照狩野先生的原作製作的,表情及色彩都忠實的展現了傳統佛像畫的式樣。
先生對筆者說,“所謂的佛像繪畫一般是模仿先人的作品,這幅畫是狩野先生的傑作,是他本人構思而成的。我就要70歲了,訓練,修行至今,從古人及中國古畫綿延不斷的學習中,打算在有生之年創作出自己的東西,並以此為樂”。
簡短而富有深意的訪談在愉悅中結束,筆者希望儘早看到藤野先生的原創。
( 圖片編輯,攝影:Wada )
畫展訊息:
畫展:2月8日~3月15日
9:30~17:00(入館截止時間:16:00)
地點:滋賀縣東近江是五個莊竜田町136 觀峰館
休館日:每週一